生鮮農產品消費升級迅速帶動對冷鏈的旺盛需求,據預測,冷鏈市場明年將達到4700億元,持續推高資本市場和冷鏈企業在冷鏈上的投入,2018年美菜網、每日優鮮和宋小菜等均獲得數億美元的大額融資。
與中國雄踞全球經濟第二、正在培育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地位相比,中國冷鏈產業發展水平明顯嚴重滯後。目前,預冷果蔬僅占10%,而發達國家高達95%~100%;冷鏈流通率僅有19%,而發達國家已在85%以上;絕大多數冷鏈企業依存在“小、散、亂、差”的狀況,冷鏈需求與供給嚴重不對稱。
究其原因,主要由於從產地到消費者的分銷體係鏈條較長,冷鏈體係龐大,單個企業難以獨立覆蓋整條冷鏈,易於出現從田間采摘預冷、初加工預冷、以及冷藏與冷運銜接處“冷理貨區”的多處“公地悲劇”。
5G的到來為冷鏈產業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契機,核心是找到新的近零成本標準化及規模化演化體係。
傳統供給生產端和消費端都有個性化、差異化的特征,但因非規模化的高成本而受製於商貿和流通渠道;互聯網技術卻將個性化需求與差異化供給低成本高效率精準對接且易形成規模化,完成了近零成本的規模化,在淘寶上可以找到幾乎能想到的任何產品。
移動互聯網技術將時間維、空間維和邏輯維全融合,推進了近零成本的要素稟賦匯集和資源配置優化。第三方移動支付幾乎實現了零成本、無信用門檻的“去信任化”和“去中介化”交易;電子導航則實現了近零成本的供需雙方資源精準匹配且規模化。
基於5G的“大雲移物智”可更低成本精準對接供需關係,近零成本完成“農產品地理標誌”的認定、發布和高精產品/服務布局,從而實現生鮮供給對消費的精準拉動;近零成本完成味、嗅、觸和視覺的綜合體驗及定向提前支付,從而實現罅隙市場的“無本萬利”;近零成本實現跨越商貿渠道的供需短接,從而實現周期變短來減少對冷鏈設備的苛刻要求;近零成本實現預冷、冷藏、冷運、冷理和冷配的銜接,從而避免冷鏈“斷鏈”損失。
摘自soo56,由妖精视频永久网站編輯
谘詢熱線
17505120369